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测评视界 > 人在职场 > 正文

莫成压力下的“祭品”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1-11-21

     别人羡慕不已的工作,怎么自个就深恶痛绝?别人能和同事上司打成一片,为何自个就是不合群?凭什么自己“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得到晋升的却是别人?……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职场生活中,涌现出不少类似“橡皮人”、“麦兜族”、“菜鸟”等新名词。

    本月,将聆听您的职场心理困惑,并邀请心理专家为您疏导解惑。

    一吐为快

    讲诉人:小莹

    26岁,公务员

    工作不到两年心情越来越糟

    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务员,小莹顺利进入某机关部门工作,令同学们羡慕不已。然而,毕业还不到两年,小莹的心情却越来越糟。

    小莹最大的困惑还是职业定位问题。大学专业是理科,现在却根本没有派上用场。整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既无新鲜感、成就感,又时时担心自己的表现会给上司留下坏印象,导致今后调到更不好的岗位。由于焦虑不安,小莹经常暗自流泪,甚至失眠,不开心成为常态,并开始厌食。

    对症下药

    职场压力过度得不到释放

    诊断:看得出来,小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高且有目标的年轻人,她的努力和勤奋为她带来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却也为刚进入职场打拼的她带来了困惑——职业定位不清而看不到未来、所学知识不能致用而没有成就感、对工作岗位缺乏兴趣而感到力不从心等等,这些焦虑情绪正在不断地侵扰她。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职场新人中非常普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莹对工作的稳定性预期降低,常常担心会失去现有的工作。她遇到的就是因定位危机所导致的职场压力。

    适度的职场压力对员工的行为表现有积极作用。而过度的职场压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缓解和释放,将会使员工的工作能力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并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与疾病。显然,小莹的压力已经过度。

    先做职业规划再积极“充电”

    支招:常言说“职场与压力是一对双胞胎”,关键是看能否化解压力于无形。建议小莹先做职业规划,然后积极“充电”。

    对于初入职场准备打拼一番的新人来说,在能保证心态健康成长的前提下,也应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一般来说,30岁前变换工作,寻找自己的“生长点”。30岁后尽量将工作方向稳定下来,是为创业阶段,直至40岁。小莹不妨先写份职业规划,问问自己的路该往何处走。

    同时,小莹还应积极学习,可在“充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也是职业生命长久稳定的必然之道。心理问题看起来是知易行难,可是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顿时会烟消云散。祝愿和小莹一样的职场新人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调整心态的好方法,谨防成为压力的“祭品”。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点击查看评论[]
  • 验证码:
© 版权所有:中国人才测评网 www.ceping114.com 未经本网站准许禁止进行数据拷贝、页面转载或建立镜像
咨询热线:400-6600-986 客服邮箱:service@788hr.com 联系QQ:97566936 豫ICP备11004552号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110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