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测评视界 > 测评资讯 > 正文

测评发展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09-05-11

研究理论相对滞后问题

  相对于应用而言,关于人才测评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自1990年代以来,关于人才测评的文章明显增多,但从相关文献检索的结果来看,发现基本上的文章都是介绍和操作性的内容,而关于理论的探讨则非常鲜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测评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也阻碍了测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要打好基础理论根基建设。从整体上看,现代测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差异理论之上。一方面,职位类别的差异对人才测评提出了客观要求,职业与职位,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职匹配以便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个体差异是人才素质测评的前提条件。比如心理差异中的个性倾向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差异等。不难看出,以上测评理论基本上建构在偏于心理测量的测评观基础上,而仅仅以此作为整体性人才测评发展的理论基础似乎显得根基不牢,目前已引起有关学者的质疑。

  而即使是心理测量的测评观,也存在厚此薄彼现象。从心理测量发展史来看,有两种理论较有影响: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我国大多数测验方法、技术是建立在经典测验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对项目反应理论研究则较少,水平还比较低,需要大力加强。

  其次,具体方法的理论研究也需进一步深入跟进。从具体测评方法来看,是操作多方法少,应用多研究少,基本上是简单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成果,缺少自己的理论研究。就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技术来说,现在各单位的高级人才素质测评中都有一定引荐和应用,但关于其应用效果怎样,评分者信度、效度评判的尺度如何确定?这方面很少见到深入的研究。而这一些都阻碍了具体测评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所以,必须深化人才测评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使人才测评能够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从而推进人才测评的纵深发展。

  专业人才的匮乏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人才测评是集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行为科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跨学科体系,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尤其是具备心理测量相关学科知识。在美国,对人才测评的操作必须是由专业人士来执行,并对结果给以建设性的说明和解释。这种专业人员,在发达国家必须是博士,经过专业考核获得专业资格认证,还必须经过反复培训,比医学还要严肃。而我国几百所大学中,开设心理测量课程并投身人才测评事业的简直是如数家珍,其他条件更不具备。

  就我国目前正在从事测评工作的人才队伍来说,虽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测评专家,但从总体看,人才测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的从业人员是从人事部门分流出来的低素质的冗余人员,有的根本不具备人才测评的专业知识,滥竿充数,还有的人才测评机构以赢利为目的,根本不讲测评的信效度问题。专业性人才太少,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一家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的老总感言:请不到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测评专家是阻碍当前测评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建设人才测评队伍,是搞好人才测评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才测评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现状。一方面,想方设法把有关人才测评的专家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建立人才测评专家信息网络,组织专家队伍攻关,解决人才测评事业发展的重大科研和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加紧人才测评队伍的培养工作。扩充专业工作者数量,提高质量。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点击查看评论[]
  • 验证码:
© 版权所有:中国人才测评网 www.ceping114.com 未经本网站准许禁止进行数据拷贝、页面转载或建立镜像
咨询热线:400-6600-986 客服邮箱:service@788hr.com 联系QQ:97566936 豫ICP备11004552号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110报警服务